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帮扶县驻村手记:“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”

来源: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   时间:2023-05-10 12:22:47

· 编者按 ·
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河北省滦平县、河南省虞城县是人民日报社定点帮扶县,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,两县发挥自身优势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,促进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,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。今年,本报编辑记者分批前往滦平、虞城开展驻村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,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,了解社情民意,开展调查研究,不断增强“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”。今起开设“帮扶县驻村手记”专栏,刊登用心用情采写的鲜活报道,记录乡村振兴一线的生动实践,展现基层干部群众的奋斗干劲。

5月的滦河岸边,山野泛青。河北省滦平县偏道子村东窑沟的山谷间,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。偏道子村“童心港湾”为留守儿童组织了周末郊游活动,30多个孩子席地而坐,在几名巾帼志愿者的陪同下,唱儿歌、诵古诗、做游戏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给梨花照张相,发给‘尹妈妈’看!”15岁的王佳琦用手语比画着。王佳琦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,他用手语向同伴表达着高兴。“他每次参加活动都特别开心,性格特别开朗!” 说起王佳琦,正在组织活动的巾帼志愿者李建燃说。

王佳琦正在给梨花照相

第一次参加活动时,王佳琦还是一个孤零零站在人群旁的小孩。逐渐变得开朗,得益于“尹妈妈”的帮助。“我第一次牵起他的手站在孩子们中间时,能感受到他的胆怯和紧张,他手心里都是汗。后来带着他融入集体,在爬山、跳绳、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,变得越来越自信了。”说话的正是“尹妈妈”——张百湾镇偏道子村党支部书记尹智杰,“童心港湾”的创始人之一。

2015年,尹智杰回村任职,了解到村里很多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和关爱。“父母不在身边,更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!”尹智杰决定成立“留守儿童中心”。没有教室,尹智杰就腾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,摆上几张旧的桌椅;缺人手,尹智杰带着村里的七八名妇女组成巾帼志愿者队伍;条件简陋,干脆把活动场所延伸到了户外:在田间开展自然科普教育,组织孩子去县里看电影、去邻村给养老院的老人表演文艺节目……

“把孩子们聚在一起,让他们互相陪伴。大一些的孩子会自发地照看小孩子。”尹智杰说。这些年来,孩子们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尹智杰带着巾帼志愿者们上门家访,一起买菜做饭;孩子考上大学了,尹智杰组织表彰会奖励他们的父母,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更亲密了。“冯钢,母亲去世,父亲在外打工;徐诗雯,喜欢音乐;张伟涵,这周六过生日……”尹智杰随身携带的小本子,把孩子的信息记录得清清楚楚。

2019年,共青团中央发起“童心港湾”公益项目,偏道子村作为全国6个“童心港湾”试点之一,得到团中央和承德市、滦平县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。曾经的“留守儿童中心”,如今挂上了“童心港湾”的牌子,活动教室扩大到40多平方米,另设了图书阅览室、健身房。2020年,团中央给偏道子村“童心港湾”捐赠了一架钢琴,村里请来音乐老师每周给孩子们上课。

4月15日,河北省滦平县偏道子村“童心港湾”为村里的留守儿童组织一堂钢琴课,教室里传来阵阵悦耳动听的歌声。

“从我们村出去的留守儿童,考上重点高中的有25人,大学生31个,还有7个研究生和2个在读博士。”细数这些年来的成果,尹智杰露出灿烂的笑容。

“尹书记,徐江涛昨天回村嘞,今天我就带他来报到。”说话间,驻村第一书记张义杰领着一名年轻人来到村委会办公室。徐江涛曾是“童心港湾”的一名留守儿童,目前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四在读学生。“尹妈妈,村里有啥需要我做的?”寒暄之后,徐江涛立马向尹智杰“讨活儿”,言语中干劲儿满满。

“我希望大学生毕业后回来任职,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。”尹智杰说道:“其实我的愿望,是把守护留守儿童的‘童心港湾’变成有父母陪伴的‘童心乐园’。家长们既能在村里赚钱,又能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。”

来源 | 《人民日报》2023年05月10日06 版(原标题《“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”(帮扶县驻村手记)》)

作者 | 郑瑜涵、王楠

摄影 | 王楠

责编 | 张钰坤、张思佳(实习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北极培训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9   联系邮箱:514 676 113@qq.com